所在的位置: 跳板 >> 跳板资源 >> 神奇的画笔

神奇的画笔

学软件算什么!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这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完啦!

考完啦!

考完啦!

考完啦!

……好的我够了。

我们这学期有一门课叫「计算机图形学」,讲得都是些原理上的东西,什么位图啊曲线啊之类。因为我比较会的只是软件(尤其是PS)的操作而已,对于这些内容也没有非常熟悉。不过,毕竟听起来不陌生,所以学起来也还算轻松。

而且重要的是,因为算是相对而言学得不错的,期末复习的时候就有了很多机会——同学当中不时有人约我一起复习,其中不乏班里的萌妹子。我渐渐意识到,自己所憧憬的黑长直在三次元是一个很普遍的指标,因为身边一般看不到绿长直或者粉长直。(……)

作为一个很少参与社交活动的人,本身接触妹子的机会其实是比较少的。所以,想来真是非常幸运有这门课,能让我在第一学期的期末就感受到蔷薇色大学生活所带来的愉悦感。

不过后来听说,我们同部门的那个妹子在她的班上得到了「计算机图形学」这门课的免考资格。这件事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某种挫败感,毕竟还是以前问过我问题的人。善于反思和总结一向是我的优点之一,在某些事情上我确实缺少了一些上进心。

这次反思总结的另一项成果是,正因为没有得到免考资格,需要为考试复习,才有机会接触蔷薇色的生活啊!这么一想,我也就平衡了不少。

……所以不多想了,反正试考完了、学期结束了、寒假开始了!撒花撒花!

说到撒花,我居然首先想到的是PS的自定义画笔……看来我也是病得不轻。这种病情要是找得到妹子的话,可得对天作三个揖吧。

来来来,那就看看自定义画笔。「画笔工具」是PS里相当常用的一个工具,就是用来画画的。有一大群用PS作画的画师天天会和这个工具打交道。

别看我!我的绘画水平基本可以描述为「人畜不分」。

并且这次的内容并不需要绘画功底,所以大家就算不会画画,也可以放心地看下去。

「画笔工具」的快捷键是B,也有自己的工具组。按Shift+B可以在组中切换,或者长按或右键图标展开组。

默认笔刷往往都是圆形,在画笔属性栏的下拉菜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画笔。也可以在「画笔工具」激活的状态下右击画布,打开一个快捷面板。

如果嫌这些画笔不够用,可以在网上下载.abr格式的笔刷文件,然后在右上角设置处载入。

比如我高中时候就下载过很多星空、羽翼、墨迹、烟花、水滴、烟雾、发丝、花瓣、叶子、以及那种装饰花边等等,占满了整整一屏幕……

……但是后来就再也没有用过。(手动再见)

选定画笔后,就可以开始乱涂了。新建一个图层,在这个图层上进行绘制。在刚才的下拉菜单或右键出来的面板中调整画笔的大小和硬度(也就是虚边),也可以使用快捷键「[」/「]」(大小)、「{」/「}」(就是Shift+「[」/「]」,硬度)来调整,毕竟我们知道「高手都不用鼠标」。

参见《来画一棵圣诞树助助兴~》(回复「04」查看)

↑这就是硬度比较小的默认画笔。

不过列表里的画笔不会有我们要撒的花,这就要用到「自定义画笔」了。

首先我们需要画一个花瓣来作为可供变换的画笔。

在工具栏中找到「多边形工具」,在「直线工具」组里面。(Shift+U)

这个和我们上次画圣诞树用的(AI里的那个)类似,不过这里不能用「↑」「↓」改变边数,只能在上方的工具选项栏里更改。我们将边数设定为3。然后,最左边的那个「形状」会画出一个矢量状态的图形,如果不习惯的话可以把它设为「像素」。

按住Shift,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再用自由变换(Ctrl+T)把它拉高。

参见《字形设计第一战》(回复「02」查看)

……不是画花瓣么?为什么画了这么个鬼?

我喜欢!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花瓣!来打我呀!!

在对图形稍作调整之后,在菜单栏中选择。

在图形转化为定义画笔的过程中,实际是亮度到透明度的映射,即纯黑色部分的不透明度为%,纯白色部分的不透明度为0%。就算用彩色,影响的也只是画笔的不透明度而已,并不会影响颜色。

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然后确定,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画笔库中找到这个小东西啦。

来,我们来试一下。

……别急,这还没到花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大小和硬度的设定外,Photoshop针对笔刷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设定,这使得笔刷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再只是前面所看到的简单效果。下面介绍的是几种比较常用的设定。

我们可以在画笔属性栏中找到画笔调板。(快捷键F5可直接调出)

最下方的一条波浪线是笔刷效果的预览,相当于在画布中画一笔的效果。每当我们更改了设置以后,这个预览图也会改变。

实际上我们前面所使用笔刷,可以看作是由许多小三角排列而成的(这里的小三角被称作「笔尖」)。在中设置间距大小,如果我们把间距设为%,就可以看到头尾相接依次排列的各个三角。

按住Shift在画面中拖动,就可以画出一条水平的线条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关闭选项,那么笔刷分布的距离就以鼠标拖动的快慢为准,慢的地方「笔尖」较密集,快的地方则较稀疏。

也是画笔调板里常用的一项。所谓「动态」就是画笔的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组里面就可以看到大小、角度和圆度三个指标。

先来看,就是大小随机的意思,表示笔刷的直径大小在无规律地变化着。其中,每一个笔尖图形大小的计算公式为:画笔大小-(画笔大小×抖动百分比),其中「抖动百分比」就是从0到我们设置的这个数值这个范围内随机取得的。我们来感受一下:

……感受到我的抖动了吗。

至于的数值,也会和的数值共同作用决定笔尖图形的大小,公式为:画笔大小-[(画笔大小-最小直径)×抖动百分比]……这个一般来讲也用不上,留它是0就可以了(我手滑把它碰成了1,不过影响几乎看不到)。事实上,从属于,也就是说如果用数位板绘画的时候比较有用,可以设置当压感笔用力最轻的时候画笔的实际大小。

接着,我们给这个笔刷加上和,让它看上去更像是被撒出去的样子。

有了撒花的感觉是不是!

如果觉得颜色太过单调,还有一个供我们修改。首先,我们设一组喜欢的花瓣颜色,用前景色和背景色来确定一个范围。

通过颜色动态的设置让每个笔尖图形的色彩都略有不同。是这样的:一般画笔颜色会使用前景色,百分比决定实际使用的颜色向背景色偏移的幅度,计算原理和「大小」是一样的。

应该是个不知所云的译名,我们不用管它,只需要知道这里面可以设置不透明度和流量的抖动就可以了。

是不是就充满了撒花的感觉!

好好好,撒什么不重要,重点是软件技能对吧……

刚刚说到了「不透明度」和「流量」,那么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在笔刷的工具状态栏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它们。虽然它们的效果都是控制不透明度,但是还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在单次操作中,流量是可以叠加的,而不透明度是不可以的。

看图就知道了。

需要注意到的是,在第二组中,两个50%流量的画笔叠加出来并不是50%+50%的纯黑色,这和图层的不透明度是一样的。为什么呢?把不透明度改成透明度来看,每一层能够透过50%的光,两层就只能透过25%的光了。所以,两个50%相叠,其实等同于75%。

这里也是有快捷键的,直接在键盘上输入数字就可以更改不透明度。只输入一个数字,可以把不透明度设为整十数,比如「2」→20%;输入两个数字就是确切值,「23」→23%。特例是「0」→%,「00」→0%。

按住Shift输入上面的数字,可以更改「流量」。

这些快捷键适用于所有「类画笔工具」,就是在状态栏里有「不透明度」和「流量」两项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橡皮擦工具」、「仿制图章工具」、「涂抹工具」(作用于「强度」数值)和「减淡工具」(作用于「曝光度」数值)。如果当前使用的不是这些工具,输入数字会更改图层的不透明度,Shift+数字会改变「填充」不透明度,输入规则同上。

图层不透明度和「填充」不透明度参见《重新入门PS从图层开始》(回复「01」查看)

说到和图层类似,我们都知道的「图层混合模式」在「画笔工具」上也有相应的设置,比如说滤色(Screen)就可以用来画高光,特殊之处就在于画笔中有两个特殊的模式「背后」和「清除」。前者等同于在当前图层下面新建一个图层绘制然后再合并;后者写作「画笔」读作「橡皮擦」。

其实画笔配合自定义画笔以及各种配色方案,可以制作出许多特殊的效果,其功能绝对不简单。我们这次只是撒个花(……)而已,就不多说了,大概以后会有机会吧……(望天)

还有,学会了这些技能之后

我们就可以熟练地

……制造精神污染了。

?twoDOBE,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告知后台。

本文在教程之外所出现的角色及事件均为虚构,如与现实中的人物、团体等产生雷同,绝非刻意所致,纯属巧合。

twoDOBE是一个连载设计向软件教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