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许多许多人或许都会和高三时候的我一样,对于自主招生这个东西,抱持有一种天然的悲观心理,觉得这种东西门槛高的不行,就不是为自己这样的平庸之辈准备的。但是实际上,如果能做足准备,或许能成为你绝地反击实现飞跃的跳板。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多多少少帮助到一些我可爱的师弟师妹们。
什么是“自主招生”呢?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年11月,根据国务院考试招生改革整体精神,年起,自主招生考试应将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或将仍允许安排笔试环节。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自主招生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降分优惠。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
收集信息和确定目标
准备自主招生的第一步,是去了解各大高校的自招信息,同时比对自己所有的材料,寻找自己能够取得自招资格的学校。
这个阶段要重点 关于初审资格,建议大家不用太担心,虽然大部分学校是会要求学科竞赛或者作文比赛等等硬性的奖项要求,但是只要仔细搜寻,是会有许多特例的。如中国政法大学自招初审资格的条件二就允许利用其他的活动经历或特长作为申报理由而不硬性要求奖项,这就有非常大的灵活空间,基本上只要认真准备材料,问题都不是很大。
通过浏览自招章程,确定好了目标学校之后,如果有多所目标,记得要 初审资料的准备一定要提前,详细研究了前一年的简章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因为其中需要的许多资料都不是那么容易准备,如果到了3月份新一年简章出来开始提交材料的那两周在准备,可以说压力非常之大。十分推荐把除了必须要亲自解决的如自荐信或者去找学校开具的推荐信等资料之外其他的准备资料的工作交由父母代劳,这样比较不会打乱高三的正常复习节奏。
首先是要在阳光高考网上完善个人信息,在这一步里需要高三历次模拟的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高中三年历次期中期末大考的成绩等等,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去找年级主任等等负责的老师打印自己的成绩单作为参考。
第二个是要尽可能地搜集用来证明资格的材料,如果是要用硬性奖项获得资格的话,那么很简单,只需要提供相关奖项获奖证书的影印就可以了。而如果是像我一样的“条件二”,那么就需要各种参与活动的照片、奖状、文件来证明了。这类东西多多益善,所以各位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留下各种各样的记录和证明材料哦,可以说到了自招的时候都是自己的宝物。
第三个是自荐信,每个学校对于自荐信的要求都不一样,法大要求必须要自己手写自荐信,我认为这是希望通过自荐信看出申请者的诚意和热情。所以我十分认真地校对了4稿,最后精确到了每一个标点符号恰当与否,然后仔仔细细的誊写到了信纸上,一旦有一个错字,整张纸重新来过。最后的成品可以说是我这个“字超级丑星人”最高水准的“书法”了。
第四个是中学、社会团体或者专家的推荐,中学推荐一般需要的是校长签名或者公章,就红岭来说的话在自招的时间段似乎会统一统计要参加自招的名单,然后择优选取给盖上公章签上字。我的建议是提前写好中学推荐的稿子,然后一定要主动找年级主任、校长等等跟进这个事,不然很可能等学校批下来自己的提交时间已经错过了,当年我申请的时候就往校长办公室跑了好几趟。社会团体推荐主要是以前曾经参加过其组织的活动的那些团体来开具,通常是一些义工组织之类的。专家推荐则可以不用那么狭义的理解,只要你认为是专家都可以请他帮你推荐。比如我就找到了当年指导我模拟法庭活动时候的团委老师帮我开了一个专家推荐,所以专家推荐上面完全可以开阔思路,只要合理,那就多多益善。
第五个是自己的各类奖状,就比如优秀班干、三好学生之类的,基本上也会对你的申请起到一点锦上添花的作用,顺带一提,关于自己在班里的任职,如果和班主任串通好其实是可以自己给自己“升职”的,毕竟申请这个学校的只有你,所以给自己写个班长团支书之类的也是不错的。
准备好这些资料之后,就把他们装订成册,按照简章要求编好目录,最后在指定时间之前邮寄到指定地点就行啦。通常只要认真准备按时提交,初审的通过率是比较高的,反正当时我和我的同桌都拿到了法大自招的终审资格。
终审考试
自从几年前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各校自主招生均在本校进行,时间一律要安排在高考结束之后,所以如果初审同时通过多家学校,那么要留意时间是否有冲突并及时做出取舍。我的法大自招终审是在6月10号和11号两天,所以高考一考完,我就从考场奔赴机场赶往北京。
一般来说,自招初审结果会在大概5月份左右出结果,知道自己获得资格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当然,这个时候临近高考,没有办法做系统的复习应对自招,所以我拜托我爸帮我找了以前法大自招的题型,针对性的买了一本入门逻辑学的书和一本哲学及政治学的入门作品,这两本书以讲述概念为主,且章目清晰,类似教科书,我把这两本书当作高三最后复习时课间转换心情的闲书,慢慢的看完了。最后事实证明,用处挺大,而且在高考中相关的思想也出现在了我的答题中。然后就是到了北京之后,在宾馆里又临时抱了一下佛脚,基本上算是没有专门去准备。而且根据我与同考场的同学聊天得到的信息,大家的准备情况基本相似,所以可以说,自招考验的不是复习,而是自己高中三年是不是按照初审材料一样参与了那么多活动、获得了那么多收获、有了那么多积累。是真真正正的单纯比拼个人素质与积累。
以我的法大自招为例,考试分两场,一场笔试、一场面试。笔试主要涉及法律相关的现代文、文言文、英文阅读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论述和逻辑题。题量很大,难度也不小,可以说区分度非常之高,当然几乎每一个参加笔试的考生出来之后都被打击了,但是最后从结果来看,给分还是很给面子的。对于刚刚经历高考的人来说,这些题目虽然完全不涉及真正的法学专业知识,但都充满思辨气息,而且与课本完全脱离,真的是纵论古今,伦理道德、公平正义无所不包,确确实实可以看出考生的思辨能力和知识积累。整套卷子阅读量很大,2个小时有6张满满的a3试卷,中文的阅读就不说了,英文阅读都有将近两面估计多词。所以答卷重要的就是平常心与取舍心,不会就跳过,因为所有人都肯定写不完,只要向阅卷老师展示出你的思考就行了。
然后是面试,在我的前一年,采用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形式,就是小组成员会抽到一张情景和问题,同时还会有每个人的角色,然后由大家自己在限定时间按照自己的角色合力讨论某个问题的答案。通常在讨论的过程中会着重考察大家的团队合作分工、讨论是否实质有效,所以小组配合的好,全组分数就都高,小组配合不好,大家一起完蛋,非常考验个人魅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而到了我这一年,变成了抽题的对抗式小组辩论,对于参与过辩论的我来说,算是降低了难度,只需要注意言辞不要太过激烈,有礼有节,莫将剩勇追穷寇便可。
至于自招考试难度的问题,我请教过大学里曾经参加北大自招的同学,据他说,北大自招虽然竞争者的水平更高,但是实际上在题目的难度上是没有像法大这样为难考生的,至于港中深这样只需要写几篇作文的,那更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基本上对于难度不用太过害怕,冷静应对,全国各个学校的自招应该都不会特别有难度。
我的感受
我关于自招的经验就是这些,希望能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时刻记住,高校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选拔那些对于特定专业有潜力的人,所以不用害怕自己的成绩一般,只要你确实在某一领域有过积累,而且充满兴趣,那么只需要充分的释放自我,在自招的考场上展示出来,那么面试官一定会被你打动的。毕竟,按照我的调查,以法大为例,每年实际上自主招生减分名额都是没有用尽的,所以每一年自招都不存在你很对考官胃口而限于名额忍痛割爱的情况,没有选上只是因为面试官认为在这一个分数之后的人都没有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已,所以相信自己,只要让面试官对你充满好的印象,那么高校自招的大门一定是为你敞开的。相信你也能通过自招为自己实现更大的飞跃。
1
END
1
生涯导师点评
目前国内招生录取模式当中,主要还是根据高考分数祼分录取,也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但是不少家长和同学可能并不知道还有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和自主招生两种招生录取模式。本文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杨逸飞同学谈她自主招生的经验。杨逸飞同学非常认真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把他自主招生的点点滴滴的体会都写得非常清楚,有切身的体验,有实实在在的干货,信息量非常大,可以说是自主招生的最全指南。在普通观念中都以为自主招生需要竞赛奖项,所以对于红岭的同学们来说对自主招生就有点望而却步了。但杨逸飞同学的这篇文章应该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其实没有竞赛奖项一样可以参加自主招生,当然还需要平时优秀的成绩和自身较强的综合素质做保障。随着新高考和招生录取的改革,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的模式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视,希望同学们和家长都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