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艺非遗名录三块竹板轻敲吴侬软语开唱

湖州,作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有专属于它自己的曲艺——湖州三跳,是一种使用湖州当地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

三块竹板轻敲,吴侬软语开唱,三跳这种湖州人熟悉的曲艺形式,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经湖州广大农村地区盛行,20世纪开始流入湖州城市地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三跳成为湖州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项目,它积极吸收着传统话本小说、民间歌谣的养分,朴实简洁中蕴含意趣,成为湖州的文化符号之一。

年5月,湖州三跳省级传承人许丽鸣在钱业会馆演出费建华摄

三跳演唱者演绎时手中拿着三块板,通过这三块板碰撞敲击跳跃发出的响声来进行伴奏,所以叫做“三跳板(三敲板)”。因为板的形状酷似旧时拉纤的船夫背上背着的纤板,所以三跳也叫作“纤板书”。

三跳从何而来?还真可能跟拉船拉纤有关系。湖州三跳老师父们相传,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乘船下江南,遇到水浅之处需要有纤夫拉纤才能通行,而纤夫们在岸边边拉边唱,隋炀帝听到后兴致大起,从船舱中出来,就跟着和。这一唱一和之间就诞生了最早期的古三跳,尤其是三跳中的“帮唱”的形式。这个“古三跳”的由来,是艺人间口口相传的。

三跳的演唱形式分为双档、单档。双档时,一人主唱,称为“前场”;另一人称为“后场”,敲扁鼓伴奏,并从“落句”的尾字开始帮腔,叫作“拖哩头”。单档时,一人演唱并自敲三跳板伴奏,一般都用三跳板敲击节奏代替“拖哩头”。伴奏乐器“三跳板”,由三块长短不一的长方形竹板或木板组成。左手夹握较短的两块“夹板”分合碰击;右手持较长的“帽板”,转动手腕在夹板顶端击打,敲出节奏。湖州三跳唱腔朴实明快,婉转动听。

三跳,是用“湖州官话”演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苏州、嘉兴、无锡等地的方言,所以长三角任何一地的听客都大致能听得懂。而三跳曲目在演绎上分成两类:堂书和正书。堂书是短小精炼的开篇;另一类是正书,就是将《隋唐演义》《施工案》等话本小说改编成湖州话版的三跳。后来这两种曲目,也成了湖州另一种地方曲艺“琴书”的主要形式。

年5月24日,三跳(湖州三跳)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编:袁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