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真的是因为美国的恐吓而放弃对日本本土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德国投降后,对日占领问题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核心议题,占领并肢解日本的“白队计划”呼之欲出,根据该计划苏联将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岛的东北部。可是日本投降后,美国便开始积极策划单独占领日本,苏联曾多次向美国表达了参与占领日本的诉求,但是遭到拒绝。

“假如有一名苏军士兵未经我同意开进日本,我就把包括你在内的整个苏联代表团投进监狱!”

坊间与网络流传的这一句强硬且带有威胁性的话,据说是 拒绝苏联驻日代表库兹马·尼古拉耶维奇·杰列维扬科提出的关于苏联军队占领日本北海道及东京部分地区的计划时发出的警告。这份措辞蛮横的警告被一些历史爱好者当作苏联慑于美国的恐吓被迫放弃占领日本的铁证,更有甚者认为杜鲁门为了阻止苏军占领日本不惜与苏联一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白队计划四国分占日本示意图

为蝇头小利与苏联开战不符合美国称霸世界的利益

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跃居世界 。但是要论综合国力,英国仍甩美国差几条街,英国不论是在殖民地、政治、金融、军事、资金等方面都拥有着 的霸权。进入二十世纪,英美两国的工业产能的差值在呈几何式增长时,但是两国的综合国力的对比依旧是英强美弱。直到年布雷登森林体系的确立和年联合国的成立,才标志着英国金融霸权和政治霸权的终结,美国由此取代英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不过美国彻底将英国挤下神坛却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彼时的亚非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英国彻底丧失与美国在全球展开角逐的实力。

美国人卧薪尝胆一百多年,终于取代了英国“日不落”式的荣耀;眼下大英帝国虽然江河日下,但是它仍有广袤的殖民地,综合实力不可小觑,得益于殖民地的加持,英国仍有和美国扳手腕的实力。韬光养晦的美国人深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岂会因日本这一蝇头小利而与世界第二强国苏联妄开战端?抓不住这百年一遇的称霸世界的机会无异于暴殄天物。而那句据说是 威胁苏联人的警告语其出处也只是一本由中国人著作的历史类读物,并非 语录,美国国家档案也并无记载,真伪也难以查验。 爆发后,鹰派作风十足的 妄图将战争扩大化,矛头直指中国和苏联,被杜鲁门紧急叫停, 口无遮拦的疯狂言论让美国政府化身“铲屎官”疲于应付,忍无可忍的杜鲁门伙同五角大楼的将军们一起撸了他的乌纱帽,一代名将就这样悻悻谢幕。

死猪不怕开水烫——苏联并不惧怕美国

作为二战的 受益国,美国彻底取代了英国的政治、军事、金融霸权,一跃成为世界 强国,战后的美国还垄断了核武器。作为世界第二强国的苏联,虽然实力不及美利坚,但还不至于任由美国人摆布。单论常规军事实力,苏联和美国不相上下,在陆地上甚至是碾压美国的角色;两国空军平分秋色,海军苏联远逊于美国。倘若双方围绕日本北海道打一场局部战争,美国并无必胜把握,美国 的优势——海军,在近海岸与苏军作战并无太大优势,苏军的陆基飞机将对宗谷海峡及库页岛附近海域的美军舰队构成严重的威胁。

虽然美国垄断了核武器,但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核弹投放方式却很落后,只能以轰炸机作为平台。美国核轰炸日本的基础是日本空军损耗殆尽,日本空军难以拦截,即便如此,执行任务的飞行员还是被分配了 胶囊,以求被击落后服毒 。苏联空军实力强大绝非日本可比,其主力战机雅克3性能甚至超越了美国的P51战斗机,原子弹轰炸苏联远东地区根本没有什么战略价值,轰炸苏联欧洲领土却要穿越苏联数千公里的战略纵深,极易被发现和拦截。所以在拥有成熟技术的导弹问世前,原子弹确实如毛泽东主席所说那般是个“纸老虎”角色。

长崎和广岛遭轰炸后,日本政府官员虽无比震惊,但并没有无条件投降的意思;甚至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谎称美国拥有上百枚原子弹,东京将成为下一个目标时,顽固分子们依然坚持三项要求:自行解除武装、不做战争审判和不占领日本本土,反对无条件投降。真正压倒骆驼的 一根稻草却是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晴天霹雳彻底打破日本负隅顽抗的企图。当年穷途末路的日本都无畏于原子弹,更何况如日中天的苏联呢?苏联于年成功打破美国的核垄断,但却敢在年挑战西方,武力封锁西柏林,制造 次柏林危机。这充分说明苏联并不畏惧原子弹,美国也不敢对苏联使用核武器。

美国对苏联的核讹诈是没用的

真相

(一)美国人的如意算盘

早在年,美国就已经完成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构想,然而罗斯福为减少美军伤亡力主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斯大林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精明政治家,对于美国人的请求,他一定要获取报酬才肯答应。所以在德国投降后,盟国出台了分区占领日本的“白队计划”,苏联的占领区包含了本州岛东北部和北海道岛,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照顾了苏联的利益。但这项计划的实施有一个前提,即他国军队不能立即进驻日本,而是等美军逐步撤出后再去接替,其中美军是占领军的主力。但是美国国务卿赫尔出于美国单方面的利益,在“对日占领与军政府”备忘录中表示:对日占领军以美军为主体,其他盟国充当配角,象征性地派出占领军;不搞多国家的分区占领;占领军统帅及其属下的主要司令官应是美国人。

随着原子弹试爆成功,杜鲁门意识到了美国有通过核讹诈逼迫日本投降的可能,同时原子弹的使用还可以削弱苏联参战后对战局的影响力,限制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势力扩张。美国政府有意将分区占领日本逐渐转化为美国单独占领,赫尔在备忘录中的意见杜鲁门深以为然,随后对日占领的实操就完全依照赫尔备忘录为依葫芦画瓢。

杜鲁门上台后一改罗斯福时代对苏联的一

(二)斯大林的愤怒

日本投降后,美国积极策划单独占领日本,美国政府不和盟国进行任何协商,便准备自行任命代表盟国占领日本的 统帅,但是引起苏联的不满,斯大林积极要求参加对日本的占领和管制,他建议设置两个 统帅,由苏军将领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和美军将领 担任,但遭到美方的拒绝,美方坚持驻日盟军 统帅由 单独担任。8月16日斯大林致信杜鲁门,提出苏联应占领日本北方,杜鲁门回信称:“我打算要日本本土各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的日本部队向 将军投降,并且已经为此作出安排”。8月17日美国在发布给各盟国的《总命令 号》中规定千岛群岛中占守岛、幌筵岛地区由苏军受降,温祢古丹岛以南的地区均由美军受降。斯大林获悉后怒不可遏,美国政府不遵守盟国关于分区占领日本的协议就算了,居然还想推翻雅尔塔协定中的“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这一条规定。此时美军远在冲绳岛,苏军则近在咫尺,于是他命令苏军继续进攻,夺取千岛群岛,同时加快收复库页岛南部的步伐,意图以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为跳板,登陆北海道和本州岛东北部,以实际占领逼迫美国承认苏联在日本的势力范围。

苏联在8月18日发动了千岛群岛战役,而8月11日发动的库页岛战役仍在继续。红军快速地向日本本土挺进时,日本权衡再三决定向美国投降,他们认为美国更有希望让日本保留天皇,日本的财阀们更担心红军的到来会引起日本国内亲共力量发动革命,就像已经在欧洲发生的革命那样。所以日军坚持抵抗苏军的同时却给美军让行,美军在日本投降后也加快占领日本的步伐,8月28日,美军 批先遣部队在横滨登陆,8月30日, 飞抵日本,美国第八集团军占领关东地区以北和北海道,第六集团军占领以京都和阪神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和九州。苏联登陆日本的前进基地主要是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库页岛战役于8月25日结束,而8月24日,美军就派遣2架轰炸机前往千岛群岛北部侦察苏军有无登陆北海道的企图。库页岛距离北海道间隔宗谷海峡,不适合苏联两栖登陆作战,因此苏联设置库页岛为伞兵空降北海道的跳板,北方四岛为两栖登陆作战的主要前进基地。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直到9月5日,苏联红军才结束了占领齿舞的 行动,在苏联建立起登陆北海道的前进基地前美军已经实际占领了日本全境。

占守岛、幌筵岛位置图

(三)骄傲的苏联人

美国人实际独占日本后引起盟国的不满,为了避免于人口实,9月22日,美国出台《美国对日本投降后的处置政策》对外宣称,欢迎英苏中等国派遣军队对日实施占领,但是各国部队抵达日本后,必须接受盟军 统帅( )的调度指挥;各国政府必须负责自身部队的补给和日常维持经费;同时美国还对各盟国派遣军队的规模做了限制,其中美军为12个师,20万人中英苏三国各派一个师作为占领军。美国出台的《美国对日本投降后的处置政策》相比较赫尔备忘录美国独占日本的精神要领依旧是换汤不换药。苏联考虑到没有划区占领,且派遣的占领军只有一个师的规模,不足美军一个零头,竟然还要接受美国将军的指挥;堂堂超级大国岂能受如此羞辱,与其自取其辱,靡费钱粮去象征性地占领日本,不如顺水推舟成人之美;于是苏联便不再要求占领日本了。

苏联人的骄傲全拜美国人的狡黠所赐

尾声

苏联虽未能成功占领日本,却夺得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不但打破了美国利用日本列岛及北方附属岛屿封锁苏联由北亚大陆和鄂霍次克海东出至西太平洋的咽喉要道的战略企图,而且还利用北方四岛监视日本及驻日美军的一举一动,使苏联(俄罗斯)在与日本的利益博弈中占尽优势。苏联还获取了在北朝鲜的势力范围,攫取了优质不冻港——大连,同时在占据中国东北期间疯狂掠夺当地自然及工业资源,赚取的利益可谓是盆盈钵满,也不枉一百多万大军忙活一场。只是苏联将在日本的失利全部转嫁到了中国身上,这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强盗行径是对中国战胜国地位的严重亵渎。

苏联出兵东北实属一本万利的买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