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做到凡事先于他人一步,拥有成功人生,那你最需要什么呢?那就是创新精神。一个人能 限度地发挥潜能的前提就是不要受制于他人的想法当中。成功者总能想到很多有创意的好主意。
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所说的: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执行者。只有敢为人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
看懂的人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若没有开拓进取的先锋精神,不敢冒风险,只求安于现状的环境,那这个人的人生必定走不出新路,干不出新的事业。
年本来箭在弦上的第六次抗美援朝战斗方案居然突然取消了。取消原因和一封绝密电报有着重大关系。这封让彭德怀改变作战命令、说服毛主席的电报便是 副司令员邓华所发。
家境优越立志报国
邓华与同时期一些将领不同,他出生于湖南省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这也让邓华更早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
年,邓华在了解到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后备受鼓舞,认为国家终于有救了,为此他毅然加入革命起义,跟着队伍上了井冈山进行革命斗争工作。
后来他又积极参加了红军长征,在这期间,他逐渐从一个年轻鲁莽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共产党人,也逐渐学习到了如何运用自己所学去报效党的革命事业,他也暗暗下定了立志报国的恒心。
之后 全面爆发。朝鲜单方面声称,韩国军队要越过 向北进攻,对朝鲜发动突然袭击,而这次战争其实是美国蓄意挑起的,对朝鲜来说,这是一场抗美卫国的战争,而当时的美军部队真正意图是把朝鲜半岛做为跳板,进而入侵中国肥沃的东北,逐步瓦解祖国内陆各城市。
美帝侵略的意图太为明显,毛主席 时间组织中国人民 前往朝鲜支援,并做好了保家卫国斗争。
而此时邓华正奉命指挥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当中,正巧在作战期间他接到了支援朝鲜的命令,便匆匆与彭德怀汇合并一同前往了朝鲜。
初入战场大放光彩
在前往朝鲜的路上两个人也没闲着,相互交流了各自的作战经验和作战心得,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军装备和实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邓华沉思了一阵之后,大胆提出了几个创新的行军计划,彭德怀听后对邓华赞不绝口,而此时邓华也逐渐显露出远大的战略眼光,他提出建议,让 出动两个军,第13兵团的4个军先迅速过江,并且需要准备第二批入朝的部队。
中,朝鲜军队对韩国军队发起了猛烈进攻,导致韩国节节败退。而美国本想着坐收渔翁之,但眼看局势对自己很不利的情况下,不仅为了维护在亚洲的 领导地位,还想进一步威慑亚洲各国,所以美国立刻出兵打算逆转战局。也正是因为不能让美帝的美梦成真,中国方面才派出 进行援助。
美军不仅不干涉战局,还向联合国提交了授权组织“联合军队”,表面是帮韩朝进行军事调节,但最终的目的是暗中拉拢韩国,进而增加在亚洲的控制权。
美国军队是出了名的战队装备精良,也号称世界上最强的部队,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经过 与美国军队几次交手过后,逐渐发现这支号称世界 强国军队在实际作战时并不与我军相差多少。
反而在战略布局上还不及我军。但是虽然是在布局我军略高一筹,可美军的装备毕竟比我们强太多了,人数也是 的多倍,光是运作部队就超过了13万人。
而邓华同志此次提出的作战建议,在多方面意义上完全在地理位置上避过敌军的袭击路线。
此次 也被称为我军最艰苦的战争之一,在前线作战指挥的指挥员由于无法选择到合适的地方进行指挥,便挑选在山洞中进行指挥。
勇于质疑提出关键意见
次战役中国 以歼敌人的战绩赢得了小规模胜利。并且在接下来的战役中都传来捷报, 屡战屡胜的消息也传到了国际新闻中,此时的美军颜面扫地,于是美军方面为拖延战争时机多次派出使者假意提出求和谈判,但迟迟不说自己的条件和要求。
总司令彭德怀一方面继续与美军人员周旋,一方面着手制定第六次战役的作战计划,并给毛主席发送消息:将敌军打出 外,我军撤回 ,并以 为界进行谈判。毛主席也同一个彭的想法,但是正当策划发起第六次战役时,这个计划却被阻止了。
是因为邓华发送的一封电报中说道:“第六次战役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 单方面胜利,将美军从朝鲜赶走,另一种就是 失败,最终被敌军逼到中国国土境内。
但是这两种作战情况, 必定损失惨重,吃亏的一直是我们,所以我有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就是转攻为守,虽然目前战斗 占领优势,但后期装备与人数的差距会严重消耗我军实力,转攻为守可以用最小的伤亡对敌军造成 的打击,这属于良策。”毛主席收到电报后认为邓华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于是立刻取消了第六次战役的主动进攻。
结语
在不了解邓华的战斗故事之前,我们一定会认为生活在书香门第中的他也许不懂战场,是一个羸弱的读书人,只懂得书本上的固定知识不懂得灵活变通的普通人。
相反,战场上他不仅仅是一个对于上级命令的执行者。也是一个敢为人先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日本记者问:中国要让日本道歉到何时?朱镕基的回答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