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项目的运动员更新换代特别快,尤其是我国作为梦之队,队内竞争十分激烈。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不够优秀,而且你已经够优秀了,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你是最优秀的那个,可是总会出现更优秀的人。在中国跳水队的运动员就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状况,人才辈出是好事,但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有不少运动员都表现十分出色,被媒体和观众称为天才;更有不少运动员以黑马之姿横空出世,但却只是闪耀一时。有天赋有能力的运动有理应有机会参加更多比赛,获得更多荣誉。当时当大家都一样有天赋,那么淘汰就不可避免。今年站上跳水台的运动员,又是年轻的一代。跳出了三个满分的全红婵成功拿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奥运冠军,她今年才十四岁。
如果说奥运冠军是每个运动员都想达到的目标,全红婵在自己14岁的时候就已经到达过山顶,接下来的路又该怎么走?如果了解跳水这项运动,年纪小的身体对动作的发挥很有好处。而十米台跳水运动员换代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员都要经过发育关,很少有运动员能够保持发育之前的巅峰状态。
从年到现在,只有这一个人连续参加两届奥运会十米台跳水项目,那就是陈若琳,也只有她做到了成功卫冕该项目冠军。和三米跳板不同,十米跳台的运动员更换速度相当之快,很多运动员也是从十米跳台转到三米跳板。为什么?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米跳台,其实有差不多三四层楼高。要想在这个高度下发挥好,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陈若琳当时也是经过了极其艰苦的训练,还有对饮食等方面的控制,才顺利度过了发育关,陈若琳能卫冕十米跳台冠军现在看来依旧是十分震撼人心。
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如果全红婵在自己发育的黄金年龄没有及时适应调整,她的项目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毕竟不同的身体状态,能够发挥出的水平都不一样。能否在身体状况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保持之前的高水准,谁都不能下定论。我们也无需过早就说全红婵会无缘巴黎奥运会,还是要对她抱有期待。
即使无法再次参加十米跳台,也可以转其他项目,全红婵在跳水上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可以看到16岁的陈芋汐和17岁的张家齐,看得出来她们得身体状态和全红蝉确实有比较大的差距。而短短两三个月,全红婵就已经长高了7厘米,脸也圆润了不少。
不过相信在国家队教练的指导下,还有专门的营养师、专家都在帮助这些运动员训练,相信全红婵能偶稳定住状态。我们只看到了她在赛场上的表现,却很难看到赛场下她的付出,能够走到奥运会是她的天赋与汗水一起铺就的路,祝福这条路再宽、再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