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直在看越南地图,翻下了历史课本。
公元前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设立岭南三郡开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越南作为象郡的一部分并入中国的版图,越南称为北属时期。直到后晋天福三年(年),吴权自立为王为标志,共计年。
吴权自立以后,越南和中国无论是宗藩还是册封关系,或者军事占领,虽有反复,但是我们已经把越南作为一个国家来处理了。一千多年来,曾经无数汉人洒满青春和热血的地方,一千多年来,播种和放飞希望的地方,彻底退出了国内的郡县治理体系。
越南,秦朝的时候就归入中国(前年),而新疆(汉武帝开始)、西藏(元朝的时候),东北(清朝时人口主体才变成汉族),这三个地方比越南晚很多年归入。可是这三个地方到现在已经成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而越南变成了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这是为什么呢?我在网上查了很多,很多人会从历史,从人口,从经济方面等方面来分析原因,可总感觉缺少点东西,并不是全部。摊开地图,我国从古至今,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一直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能威胁到我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一直都在北方,一个是蒙古的草原民族,先秦有绵诸、畎戎、狄獠、义渠、大荔、乌氏、朐衍、林胡、楼烦、无终、徒何、东胡、山戎、北狄诸部,后来又有匈奴、鲜卑、柔然、蒙古、契丹。一个是东北的渔猎民族,有名的有女真、满族、高句丽。
当寒冷的冬天或饥荒来的时候,他们就渴望去温暖的南方。南方有牛奶,有粮食,还有女人。有的成功了,一统中国或者世界,如元朝(上帝之鞭),如清朝。有的失败了,逃到了西方,在那边又发生了很多恢弘的故事,如匈奴,如契丹。有的,中原王朝因为和他们的战争,导致了一个朝代的灭亡,如高句丽,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摊开有史以来北方的对外战争,无不是与这两个地区反复争夺。多少的血和泪,多少的雄心壮志,多少的悲欢离合,都发生在这条漫漫的边境线上。中原政权为了守好政治和经济中心,保护劳动成果,发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起东起渤海之滨,西到西北荒漠的万里长城,来抵御北方民族。
而且还形成了一套战略,如果要击败草原民族,最好的策略是,联合西北和东北三面夹击,再配合边境地区的经济封锁政策。经济弱化,军事三面攻击。历来,无论哪个中原王朝,想彻底击败草原民族,就必须把这个作为国策,必须要经营好东北和西北地区,不管用直接或者间接占领。
另外一块,西北也是我国陆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唯一通道,如果我们想在中亚有所作为,必然要占有新疆在内的整个西北作为一个前进基地或者跳板,不但但只是压治蒙古草原。
东北不仅仅的能牵制蒙古草原民族,他们自己本身的战略地位和潜力也非常重要。东北平原面积有35万平方公里,有非常肥沃的黑土地,周边有丰富的深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越到近代战略地位越重要。如日本,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预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东北,可见东北的重要性。
(日本吞并中国路线图)越南位于中国的南方,与云南和广西的交界,隔着云贵高原和广西的十万大山。与中国核心区域离地有十万八千里,隔着广西湖南河北等广大地区。从越南到长江直线距离将近公里,而且大部分是山地。而且越南地区古代并不生产马匹,难以想象越南凭借红河三角洲的地缘潜力进行直线距离公里的山地远征。(普通人行走一天,三十公里是极限了)
所以在古代越南并没有实力威胁中国。古代中国,主要威胁在蒙古草原和东北。其实西北的重要性,也超过越南。所以,中国古代兵力大部分是用来防守北方,南方只是二线部队。
越南能从中国独立出去,一方面越南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并不具备威胁中原王朝的实力,或者越南周边国家东南亚也不具备威胁中原王朝,没有必要把越南作为一个跳板或者防守基地。另外一块,中国威胁主要在北方,精力也花在北方。由于越南的反抗,造成统治成本高昂。另外越南离中原王朝核心区域隔着重重大山,古代运输困难,也很难把红河平原的经济产物和人力资源集中到北方交战前线。这样就造成投入大于产出,统治越南在经济方面在当时非常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