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毕马威的网申后,紧接而来的就是笔试、面试阶段了。
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可以靠技巧取胜的。
关于笔试的一些技巧
笔试分了两个部分,都是各种图表中文的算术逻辑题,24分钟24题;英文逻辑题,20分钟36题。
最好就是找到KPMG往年的真题,经典24题和36题,这种类型。
算术里我就碰到了两大道原题。一个是第一大题(一大题有四小问),一个是汇率的那道题。
数学题的要点如下:
一、做多少题?能做多少做多少,如果觉得正确率还行,那做完再猜一道。一题猜错了不影响正确率,从最终结果来看,正确率非常重要。
二、不要戴表,那个东西只会让你头脑空白。做英语时我最后一分钟看了一眼,最后什么都看不懂了。数学我从头到尾都没看,最后做的比我预想的多得多。效率就是有效事件在时间上的正确排序。
三、不要迷信计算器,尽可能手算。很多数字,你计算器按出来的时间里,用草稿纸早手算出来了。
四、先看问题,再找信息。无非这么几类问题,做比还是做差还是相加,相对比例还是绝对数量。增长率什么的都是先做差再做比,汇率是先除再增再乘。你知道了问题,就知道了找什么信息。信息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多四层。
五、直接无视小数点和零,选项基本不存在单纯位数上的差异。没有A.和B.这样的选项。只有A.和B.。位数不影响结果判断。按计算器上的小数点和零会浪费大量时间。
英语上的要点如下:
一、练习断义群。比如performanceappraisal,managementaccounting,这就是一个词,你分开读是没法理解的。一个句子很长,这样的义群很多,你不断根本读不通,平时多练习,边读边用笔划义群,考试时就是习惯了。
二、题目是Cubiks的,不是SHL的,网上有例题。
三、还是别看手表。
四、英语真的要看平时的功夫。
关于面试——展现自己,投其所好
先是带简历去,他们会让你在群面前做自我介绍。
诚实,一定要诚实。给我们面试的就是一个九年的高级经理,他拿着你的简历问你很多,并且是抓着一个事情不断问下去,问细节。不是他觉得你好厉害,是他怀疑你。我那一场里,我被问的最少,经理问我一个“最佳视频奖”怎么得的?是不是我们队里有人会做。我就说,我找朋友帮我们做的。他就不问我了。
多夸别人,少吹自己。我自我介绍也是最短的,我说我在学习ACCA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来自四大的老师,他们都很厉害,他们的态度、能力、人格都深深吸引了我,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和他们一样。这是实话,我也同时传达了我虚心学习他人的品格以及我对四大文化的极大认同。当经理问我一个比赛的细节时,我没吹嘘比赛多牛,我自己多牛,我说的是:“我的对手们很强,他们来自浙大南大等名校,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对手强就是比赛强,比赛强就是我强,言多必失。经理问我们团队怎么样,我说两个非财务的同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简化了我们的方案,其实有的问题不是这么复杂,每个人在团队里都能做出贡献,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和理解。
另外,我必须提的一点是,事实上,像我这样非名校出身的学生是有一种优势的。毕马威办这个项目,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对于名校的孩子说,这个项目有可能是一个跳板,以后出国、去投行,路很多。他们录取的顾忌会很多。而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我想要的,也是最好的,我就是要留下来,所以,务必告诉他们,你一定会留下来的。我的简历的最后就写下了一句:成为一名杰出的财务工作者是我在大学所明确的职业理想,我这一年多里做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个来的,衷心期盼您能给我这个机会。
另外,看了面经的人都知道一个点——aggressive。毕马威不喜欢aggressive的人。在我看来,aggressive是一种状态——你想拥有的发言权与你实际拥有的发言权不相称。你没有能力,你却要发言,大家不听,你就会激动,提高嗓门,顶撞别人。可如果你真的很出色,不要介意,大胆展现出来吧。所以,最关键的一点是发言权的获得和合理使用。在十个人里,我的学校背景是最不行的。所以,我在几个环节里进行安排。
第一,自我介绍里着重说的是我通过的ACCA,我在分析方面有知识上的权威。
第二,HR问我的问题就是一个做Casestudy的比赛,这又是一个能力的证明。
第三,第一句话一定要产生影响,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一开始讨论的是项目的时间问题,大家讨论了一会儿,我一句话没说,直到大家已经形成意见了,我才举手,有理有据地说了自己的意见,并直接推翻了之前的决定。
第四,不要老听其他人说的空话,跟着别人走。看案例,全程紧抓数据。发言要有根据,数据是最客观的根据。要形成能影响决议的数据,并能清晰地说出你数据的形成依据,这样的数据,两三个足矣。事务所成天和数据打交道,你抓住了数据,就能获得HR的亲睐。
其实也就是四个字——投其所好。多站在招聘方的立场想问题,只要你能给他们想要的,他们就会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