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岸才有方向,不上岸哪有方向,永远是理想,只有上了岸才能回归现实,找到方向,找到位置。
这么一说,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什么事呢?非常重要的民生之大事,而且是非常难解决,又必须要解决的事,这事解决不好,必将是大问题。
什么事呢?毫无疑问就是排在第一位的就业问题,没错。要说就业,这里又分很多方面的就业,比如农民工的就业、退役军人的就业、大学生的就业等等。
今天只说大学生就业,而且重点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现实的问题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尤其是近两年本身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就比较多,今年将超过一千万,相当有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这是回避不了,不少单位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裁员。
这都是客观现实,对于毕业生来说还不止这些,或许他们的需求更高,比如有的直接报考公务员,还有的为回避就业先不就业,而是接着考研考博,这部分每年报考人数也是几百万。
相比过去的就业,有些大学生要求和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有份工作,有个稳定的收入可能就满足了,不挑剔地区、单位、岗位、环境等。现在可不一样,比如有的艰苦地区不去,有的收入过少不干,有的加班过多也不去,一句话自己不满意就不去,有的宁可在家呆着啃老也不去,这样的往届毕业生也不是没有。
看来,考公和考研都是明智的选择,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事实是这样吗,他们说得更经典,有人说考公是为解决工作,考研是为找到工作,这句话如果仔细品品值得思考。
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从自己的学历、能力来说找个好工作,实现就业不是问题。当下的问题是,有的人眼高手低,一般性工作看不上眼,频频跳槽,感觉没意义,想找好的又很难,有的甚至不胜任。
还有的学非所用,有的牌子也很大,但是冷门专业,无用武之地,这也是非常现实的。解决大学生就业确实是当务之急,各级都在努力,是不是个人就没责任就等着呢?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
关键还在主观努力,重在解决上岸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心态放不下,只挤“独木桥”都考公现实吗,明显的不现实,都是考研行吗?也不行。尽管就业很难,仍然要看到就业面很宽很广,还是要从基础做起,从一般性岗位做起,正像有的竞选“村官”,有的先到农村支教,有的甚至要当油漆工、干“外卖”等,或许有人看不上这些,其实这些做好了照样能出息,如果在国际上涮出个油漆工大师照样出彩,要看怎么干,是当成职业去追求,还是当成跳板来过度。说这么多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解决好上岸的问题,先干起来再说别的,奉劝未就业的大学生朋友们,先上岸吧。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