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白茶到老白茶,白茶应该怎么选,做好这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老白茶人人都道好,口感甘醇,香气丰富,保健功效突出。

在岁月的沉淀之下,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可以抗氧化、降三高。

不少人在最开始接触白茶时,都是慕着老白茶的大名而来的。

常有不少新入门的茶友,寻求帮忙推荐一款老白茶。

品质够好的白茶,存上三、四年,作为喝老茶的起步跳板,正合适。

三、四年的老白茶,年份会不会太低了,品质不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白茶的品质和年份挂钩?白茶要越老越好?

不少人认为,既然是老白茶,自然是年份要越老越好。

这样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白茶的品质,最基础的还是在于原料和工艺。

品质足够好的老白茶,必然是要根正苗红的,从新茶时期起,品质就要不俗。

而品质不够好的白茶,存放再久,依旧是劣茶。

若想体验老白茶滋味,也不可盲目追求年份越久越好,下面就来细说。

《2》

选老白茶,为什么不能只看年份?

白茶制茶工艺简朴,保留大量的天然营养,其中就包含各种天然活性酶等,这为白茶的后期转化,提供了满满的动力。

在妥当的保存,避光、干燥、密封、无异味存放之后,白茶内部不断发生着转化。

在通往稠厚醇美的老白茶的阳关大道上,不断的前进着。

在经历过岁月的大浪淘沙之下,能留存下来的老白茶,年份越久,越是珍贵。

然而,为什么选老白茶,不能只看年份?

一句话,年份并不直接决定着老白茶的品质。

白茶的品质,最大程度上,由原料和工艺决定。

品质好的老白茶,还得依赖于妥当的保存。

原料好,产自高山茶园的白茶,海拔高、污染少、昼夜温差大、土壤通透养分高,种种的先天有利因素,白茶能在生长过程中,积攒下更多的内含营养。

而先天不足的白茶,后期的转化之路,是走不长的。

出生环境的不同,就注定着这些原料不同的白茶,不可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然而,并非看准了产地入手,就万事大吉了。

还得看制茶工艺这一关,这是白茶成材必经的一道考验。

制作白茶的传统工艺,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

看似简朴的过程,实际上要耗费不少制茶师的心力。

就拿萎凋来说吧,茶青鲜叶采下后,需要及时将其薄摊晾晒,勤加翻动,还得时刻警惕天气变化。

这样一来,白茶叶片才能在放松的呼吸中,慢慢的将水分游离。

若是遇上制茶不细心的制茶师傅,品质再好的茶青原料,也难逃沦为劣质茶的命运。

不少制茶师,凭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亩三分地,占据的地理位置好,茶青长得好,而做茶却不够上心。

茶青采下后,厚厚的摊在一起,茶叶闷在其中,透不过气,自身的内质物被消耗,品质自然会下降。

在原料和工艺都没有问题,品质都有保障的前提下。

若想得到足够好的老白茶,在存茶过程中,仍不可掉以轻心。

制作完成之后的白茶,是极为娇弱易碎,怕潮怕光的。

因此,在存茶过程中,一时也不能松懈,要时刻将白茶密封好。

在长期保存的过程中,注意避光、干燥、密封和无异味储存等基本条件。

原料好,工艺好,保存好,才能成就品质足够好的老白茶。

白茶何以为老?根据业内的习惯,存放满三年,即可以迈入老白茶的门槛。

品质过硬的白茶,存上三四个年头,在时光的加持下,风味就已分外醇美。

对于刚入门的茶友,若想感受老白茶的风采,不如先从三、四年的老白茶喝起。

若是一昧的只看年份,忽略品质,实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在鱼龙混杂的老白茶市场中,不少不良的茶商正是瞄准了,认为老白茶越老越好的人群,将大量做旧白茶充斥市场。

对于新入门的茶友而言,若是盲求年份越高的白茶,做旧茶的陷阱。

那么,将白茶拿来做旧,到底是什么样的操作呢?

在选购老白茶时,除了不能只看年份选茶外,要怎么样才能辨别出做旧的白茶呢?

《3》

白茶,是怎么样做旧的?

对于刚接触老白茶的茶友而言,若是买到了醇美甘香、货真价实的老白茶,自然是喜不胜收。

怕是怕在,若是买到了做旧的白茶。

舌头遭殃不说,钱包还要受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从此疏离了老白茶,未免太过于可惜了,会错过不少喝茶的精彩。

那么,市面上大量参杂的做旧白茶,做旧的方法有哪些呢?

若说到白茶的做旧手段,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其极,堪比满清十大酷刑。

不良茶商们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将白茶的外观模样,摧残成老茶模样。

这样的白茶,本身的品质肯定是不佳的,索性剑走偏锋,拿来做旧。

这类拿来做旧的白茶,包含了先天生长环境不佳的劣茶、制茶工艺出现问题的白茶、存坏变质的白茶等等……

总归一句话,好茶是不会拿来做旧的。

这类拿来做旧的白茶,本身的内质物就已经寡淡不堪,品质不佳,再经历过做旧的摧残,内质更是大受打击,甚至还会生出有害之物。

白茶,是怎么拿来做旧的呢?

常见的做旧手段是,厚厚的堆渥或是洒水高温烘干。

白茶本是轻度发酵的茶类品种,不需要经过像普洱茶等渥堆等制茶工序。

白茶经过渥堆之后,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白茶内质物快速的发生着质变。

经历过渥堆之后,白茶本该清新的叶片模样,外观上变成了接近黑茶一般,黑黢黢的样子。

在模样上看,活像是小老头。

白茶在干燥过程中,讲求细心文火烘干,才能不损害白茶的内质。

而做旧白茶恰恰是反其道行之,对白茶进行洒水后,再高温烘干。

这样一来,在外观上,可以将白茶速成为老白茶。

然而,这样经过做旧摧残的白茶,不仅会难喝,对身体没有半点好处,还有坏处。

茶友们在选购时,可要多留心眼。

《4》

做旧白茶,要怎么区分呢?

其一,看叶片色彩

白茶的制茶工艺简朴,如清水出芙蓉一般,保留了大量的天然美。

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白茶的叶片上的色素,是分布不均的。

因此在制成茶后,白茶叶片上会有着,镉绿、灰绿、深褐、古铜、白绿等多个色彩分布。

在存放多年,白茶的叶片色彩会变得更为沉稳,色调变暗,但仍不失鲜活之气。

而经过做旧的白茶,外观上看起来,是没有半分鲜活气息的。

色调呆板统一,没有灵气。

其二,嗅闻茶香

香气馥郁,层次丰富,是老白茶的鲜明特征。

老白茶,常还会具有明显的陈香、药香、木质香,香型层次丰富,嗅闻起来,令人心神俱宁。

而经过做旧的白茶,在多般摧残之下,本就不多的芳香物质,更是所剩无几。

茶香寡淡,甚至会出现刺鼻的焦味、杂味、异味等。

其三,品尝滋味

茶是拿来喝的,茶好不好,一喝便知。

品质好的老白茶,喝起来是很舒服的,茶汤醇厚,又稠又润又甘又活,韵味悠长。

而经过做旧的白茶,若非舌头失去了感知功能,这般或是寡淡如水或是苦涩重口的滋味,是很容易区分开来的。

《5》

曾经沧海难为水,曾有茶友在喝过了货真价实的三年陈老白茶后。

立即就对曾经花高价买的标榜十多年的“老白茶”,弃之如敝履。

诚然,喝茶不是为了盲目攀比年份,自己喝得舒服,才是关键。

对于新入门的茶友而言,若想感受老白茶的风采,不如先从年份较低的老白茶喝起。

品质好的白茶,拥有无限的潜力,存放上三、四年,风味已足够醇美。

这样的老白茶,能让人迅速的感受到白茶之中,岁月静好的味道。

作为品味老白茶的敲门砖,最是合适不过了。

若是白纸型的茶友,没有接触过白茶的茶友,不妨从新茶时期喝起。

新白茶鲜爽清新,花香明显,口感鲜润,适合大部分人的喝茶口味。

认识白茶,从新茶喝到老茶,慢慢过渡,更能感受白茶不同阶段的美好!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