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现在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内娱选秀被叫停以来,有个词消失了很久——断层第一。但最近这个词再次出现,却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这个词的主语,是中国跳水梦之队。没错。在刚刚收官的国际泳联世锦赛中,中国跳水梦之队又创造出了一个神话。01包圆是什么概念,应该不难理解。举两个简单例子:菜摊面前,有人要把剩下的两棵大白菜拿下,叫包圆。水果店里,有人把筐里的苹果全买了,也叫包圆。但你一定想象不到,中国跳水梦之队一出征,直接把国际泳联世锦赛跳水项目的金牌包圆了。17名参赛选手,拿下跳水项目的全部13枚金牌,豪横通关。创造出“水花消失术”神话的中国小将全红婵,哪怕在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第三跳中出现了失误,也以.95分的成绩获得了一枚银牌。那金牌是谁的?至此,我们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哪怕全妹没拿到,这枚金牌也绝对不会落入别国选手囊中——中国选手陈芋汐在顶级难度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动作中,保持超高水准,全部五跳发挥出色,以.25分赢得了金牌。此后,陈芋汐和全红婵又联袂出战女双十米台。两位小将每一跳的得分都排名第一,最后以.40分的夺冠成绩,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队组合高出整整69分。“像在照镜子”,“复制粘贴”是对全红婵、陈芋汐出战女双比赛最精准的诠释。20岁的中国选手王宗源更是直接创造历史,一举夺得三米板、双人三米板和一米板3个男子项目冠军。在男子一米板比赛中,以.30分拿下冠军的王宗源比亚军英国选手高出66.35分,比季军澳大利亚选手李世鑫高出97.9分,成为断层第一。加上早期的世锦赛并未设立双人跳水项目,而1米板跳水、混合双人跳水、混合全能跳水等项目更是近几届世锦赛才开始设立,动作难度大、心态稳、水平高、机遇好,让王宗源成为了单届世锦赛上获得3枚跳水金牌的第一人。跳水老将杨健的卫冕,比王宗源多了一些戏剧性。虽然杨健以预赛第一、半决赛第二的成绩晋级了决赛,决赛第一跳也拿下93.50分,排名第一。但他在第二跳和第三跳时接连出现失误,甚至在第三跳中只得到66.50分,三轮过后的总分排名从第一跌到了第七位。然而从第四跳开始,杨健调整好心态,一跳便拿下89.25分重回前三。第五跳难度系数达到4.1,但杨健依旧保持水准,拿到了.50分,逆袭夺回冠军。而这一枚金牌,也创造了中国继年上海世锦赛后,再次包揽跳水金牌的奇迹。有失误,但失误之后绝不自乱阵脚的心态,是中国选手们最有力的默契。这份默契,带给他们的是中国跳水队成为“梦之队”当之无愧的底气。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跳水梦之队,我想,“统治力”再合适不过了。02我猜有人一定会问,中国跳水队一直都这么牛吗?答案是肯定的。年轻一点的读者可能不太知道,中国首位享有“跳水皇后”称号的运动员,叫高敏。年8月,在马德里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15岁的高敏获得女子3米跳板跳水冠军,为中国队夺得了世锦赛上的第一枚金牌。也正是那时候,中国跳水队创新技术研究到达了关键时期。如何在空中翻转、怎么看目标,包括现在大家熟知的“压水花”,都被中国跳水队研究得透透彻彻。通过技术碾压,高敏在跳板跳水职业生涯中,一共为我们国家赢得了70多枚金牌,还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突破分跳水大关的女性运动员。用高敏的原话来说:“当时,我们一下就把世界甩开了。”“甩开世界”之后,中国跳水队的大女主神话故事又延续到了伏明霞。年7月,巴塞罗那奥运会,跳水比赛的第一项是女子十米跳台。这场比赛,堪称世界名将集结赛。美国有老将温迪·怀兰,俄罗斯有难度系数长期位列世界第一的米罗申娜。没有人把身后那个叫伏明霞的小女孩视为对手。但与此同时,小小的伏明霞也选择无视对手的强大,只管埋头跳水。最后,伏明霞以决赛超出第二名米罗申娜20多分的成绩,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用实力打脸所有轻视者是什么滋味?那一年,年仅13岁的伏明霞一定比谁都清楚。除了伏明霞,还有我们国人闭着眼都能说出来的郭晶晶、吴敏霞、施廷懋、田亮、陈艾森……他们每个人的运动生涯,都是一部史诗。合在一起,便是“梦之队”的不败荣光。硕果累累的光鲜,让世人逐渐遗忘:神话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史诗是“人”书写的,荣耀背后,是真实的伤疤。03我们总是赞叹中国跳水运动员“轻松”夺冠,却也总是忽略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去年有一条关于全红婵的新闻,让我记忆深刻。东京奥运会通过“水花消失术”一战成名拿下金牌的全妹,在被记者问到有什么兴趣爱好时,她回答道:“我喜欢打游戏。”那一瞬间,全红婵笑开了花,但她眼里流露出来的天真却让我满是心疼。童年缺失,是每一位运动员运动生涯里无法弥补的遗憾。几岁时,别的小孩过家家、玩游戏、对着父母撒娇要玩具,他们在训练场里不仅挥汗如雨,更是“挥泪如雨”。郭晶晶小时候挑食,父母为了让她提高身体素质,才同意让她开始学习跳水。不过,郭晶晶膝盖骨有些外突。对普通人而言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放在一名跳水运动员身上,却会严重影响到跳水时的空中造型美观程度。但郭晶晶想跳,也想跳得漂亮。于是郭爸爸不得不坐在女儿的膝盖上,帮她强行压腿。每一次,郭晶晶都会疼得汗珠一个劲儿地往地上滴。对郭晶晶父母来说,每一次为女儿压腿又何尝不是极大的煎熬呢?然而,郭妈妈屡次劝郭晶晶放弃,年幼的郭晶晶都咬咬牙,选择继续坚持。年,15岁的郭晶晶站上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10米跳台。但在那场比赛中,郭晶晶只获得了第五名,冠军是伏明霞。比赛结束后,郭晶晶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有一天也要成为奥运冠军。可是,拿冠军哪有那么容易?就在回国不久后的一次国家队队内训练时,郭晶晶一不留神从板上摔了下来,造成胫骨、腓骨不同程度的骨折。如果要做手术,郭晶晶必须修养一年以上。对运动员而言,休息一年以上无异于中途放弃。于是选择了保守治疗的郭晶晶,只短暂休息了5个月,便又抓紧时间恢复了训练。带伤上场更是家常便饭。就拿这一次世锦赛上和段宇搭档夺得混双10米台金牌的运动员任茜来说,决赛场上,她脚踝上的绷带都还无法拆掉。还有施廷懋和王涵。二人刚在东京奥运会拿完金牌,还来不及休息,便又出现在了十四运会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现场。背上、脚踝都是伤。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每次跳水比赛时看着运动员们优雅、轻盈地落入水中,都会忍不住为他们完美的“压水花”表现欢呼。但今天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才发现,原来运动员们每一次精彩呈现的背后,都是惊险。就像跳水运动员陈艾森说的:“跳水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项目,从10米跳台上跳下去,稍有失误,就容易被水拍出内伤。”不仅如此,容易受伤的部位,还有他们的眼睛。长年累月的训练,让跳水运动员们成为了眼底疾病的高发人群。为中国拿下了奥运史上第一枚男子跳水比赛金牌的运动员孙淑伟,在3年之间左右眼视网膜先后穿孔。年奥运前夕,右眼穿孔更是让孙淑伟险些失明。再说回到最近一年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小将全红婵。在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第三跳C出现失误后,有人拿她和陈芋汐做比较,还有人拿她这次的成绩和东京奥运会的成绩作比,网络上各种质疑声源源不断地往外冒。但这些声音传回全红婵耳朵里后,她只说:“回去再磨练磨练。”对自己身体发育影响动作整体协调性,以及受了腰伤,带伤上场的客观原因闭口不谈。貌似横空出世,谁的繁花锦绣背后不是伤痕累累。如同今日之对抗疫情,岁月静好背后有多少人默默付出,一句“小题大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愚蠢不知。“神坛”之上没有神,只有拼尽全力的凡人。通往冠军的路,是伤痛铺就的。世人喜欢造神,歌颂战无不胜。如今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之巅。我们的民族自信不再需要用金牌来武装,体育之于我们观众的意义,应该是一面精神旗帜。正如今年北京冬奥会一鸣惊人的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形容他的比赛经历时说:玩得很开心。因为竞技体育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充满不可预测性。当我们对竞技体育的不可预测性保持谦卑,我们才会对那些不小心输掉比赛的人、或是在这个社会上没有赢得竞争的人保持基本的尊重和共情。全文完,感谢大伙们的阅读,如果喜欢可以给我点一个。往期作品:《强烈建议钟薛高申请技术专利》
扫描左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