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降板有那些种类?
速降板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下沉板、反装板、正装板,它们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桥的安装方式。
不同的桥的安装方式会直接影响板子的滑行方式、slide的感受和高速滑行时的稳定性,对于速降初学者来说最友好的是下沉板面,如果没有的话,正装板也OK。但是正装板没那么容易上手,所以最理想的是正装板+一点点下沉(或者rocker)。
下沉板
下沉板是指双脚站立位置的板面低于桥安装位置的板面。这种板型是稳定度最高的板型,可以说是速降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图片由Pepijn提供
这种板型可以降低你的重心,减少你对桥施加的压力。虽然你依旧可以控制你的桥做压板的动作,但是低重心削减了桥的杠杆作用,所以下沉板对桥的操控性是最低的,这就使得下沉板可以提供稳定的滑行,同时也很容易做slide,而且slide时你的手也更容易触碰地面。
下沉板最主要的缺点是不能让轮子最大限度地发挥抓地力,也不能让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性能。不过速降初学者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你只要专注于掌握好基础技能,然后再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他东西。
反装板
反装板是指桥穿过板面安装的板子,安装方式是在桥钉孔中间的位置开个洞,把桥座装到板面上,然后再继续安装桥和PU安装。
同下沉板一样,反装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你的重心,提供更稳定的滑行感受,但同样也会使你的桥无法发挥太多的杠杆作用,做slide时的感受会不太好——因为你不能直接对轮子施加压力,所以在做slide的时候偶尔会跳板。
slide时无法直接对轮子施力
反装板是一种非常好的代步板,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它不适合速降或者学习速降使用。
适合用于代步的反装板
当然,你也可以尝试在正装桥和反装桥之间切换,感受两者之间的区别。
正装板
正装板基本上就是整个桥安装在板面底下,板面没有明显的下沉。
正装板是速降滑手参赛时最喜欢的板型,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桥和轮子的杠杆作用。在速降赛中这一点很重要,你可以跑出完美的路线,拥有最好的制动力,还可以很好的操控你的桥。
但是,我们不是参赛滑手。
对于速降初学者来说,正装板算是最不友好的板型。
由于杠杆作用和你直接施加到桥上的压力,会使正装板在滑行时十分不稳定。对于新手来说,正装板非常容易在做slide时把你甩下板,或者在深度压板的时候咬轮。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桥设置得软一些,就可以使slide变轻松,让板子更听话。
推荐中等水平的玩家使用正装板,比如那些想挑战自己能力的玩家,或想要参加速降赛的滑手们;不推荐速降初学者使用正装板,因为学习难度有点大。不过,随着你练习的时间增多,大部分人都会慢慢习惯正装板,并且最终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其他玩法:代步、绕桩、pumping
两全其美的板型–正装桥+下沉板面
长板制造商们已经意识到了下沉板面的优势,并将其以不同方式与正装桥进行组合。他们制造的板面有轻微的凹陷,这样的凹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沉”或“rocker”。
rocker是指板面纵向缓缓的弧度,下沉是指板面有明显的高度变化(板面高度明显低于桥安装位置的高度)。
下沉一般不是很深(大概1/8左右),但是这么浅的下沉却能给使用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它们使板子在滑行时明显变得更稳,也更容易做slide——rocker也具有同样的功能。
rocker示意图
LoadedTesseract是一块典型的带有rocker的板面。
如果你看下图,你会发现板面的中部要低于板头和板尾的高度。这个rocker看上去不太明显,但就是这轻微的高度变化让这块板子变得非常稳定。当你用它滑行时,你能明显的感觉到这块板子滑起来比其他纯正装板要顺滑舒服的多。
如果你不能(或者不想要)买一块下沉板,那像这种有浅浅的下沉或者rocker的板子也很好。纯粹的下沉板可能很快就会被你淘汰掉,但这样有轻微下沉或rocker的板子是最好的全能型学习板,可以用很久,非常推荐初学者们使用。
2.速降板是不是应该很硬?
硬度是一款速降板必须具备的重要功能,它能让你精准地控制你的桥,还可以灵敏地捕捉桥和轮子的力量反馈——这对于高速滑行来说特别重要,它可以在滑行中帮助你保持平衡和稳定。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板面有弹性,你会发现板子的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弹性板面会抑制你对桥施加的力,导致你无法准确的控制你的桥并得到精准的反馈。这可能会导致高速滑行时发生抖动,就好像桥脱离了你的控制放飞自我了。
在上面的视频中,除了长板的设置和滑行姿态不规范之外,他选择的板子也是非常有弹性的、不适合速降的(你可以看到当他踩在板面上时,长板在他的重量下有明显弯曲),而他竟然坚持滑了很长时间,这的确让人印象深刻。
如何增加板子的硬度?
我们通常使用8-9层的木材来制作板面,使其有足够的硬度,木材一般会选择加拿大硬岩枫木,但也有使用桦木和竹子的。
板面制造商还可以使用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使用金属,以使板面更加坚硬。这些用复合材料制作的板子往往更坚固、更轻,同时,使用垂直叠压工艺也可制造出较硬的板面。
下图中的LoadedTesseract是用竹子、玻璃纤维和软木制成,如果滑手们想要板子更硬一些,也可以选择同款碳纤板面。
GMR的板子深受世界各地滑手的青睐,它们采用了金属梁,在增加了板面的硬度和刚性的同时,确保了长板的中轴线不会发生弯曲。
Sanctum系列还独特地加入了一层金属铝板,以达到刚性和硬度,这使得他们的长板既坚硬,又很有重量。
Sanctum是Descent长板的第一块板面,现在他们使用碳纤维、垂直层压板和其他复合材料来制造他们的板面。
当一块板面的硬度是专门为了速降而设计时,它通常被成为"speedstiff",在挑选板子时一定要看清楚产品说明,确保它是"speedstiff"、并且是用上文提到的相关材料制成的。
3.板子的形状和尺寸
是否对速降有影响?
长板的形状,简单地说,就是板子被切割出来的样子,它不是影响使用感受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这不是新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如果你想拥有一块功能性强,并且可以玩技巧的板子,你应该考虑有尾翘或者双翘的板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你需要选择一块大小合适的板子;你需要查看板子的宽度和长度,并确定你选择的板面的宽度和桥的宽度是匹配的;最后,不要选择过窄的板面!
别选太窄的板面
板面的尺寸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用什么样的桥,而桥的设置又能决定板子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以及做slide的深度和舒适度。对于初学者,我建议大家尽量避免使用宽度小于9.5的板面。
9宽的DescentBigRed
窄板面必须配置较窄的桥,但窄桥会让你的轮子在过弯时突破抓地力的极限点更明显,不容易做出slide,同时也容易让滑手出现高位侧翻、摔倒的情况。总而言之,窄桥并不是很容易操控,甚至会在高速滑行时发生抖动,不太适合新手。
9.3MoonshineSidekick
较宽的桥更容易操控,适合做slide,不需要滑手花费太多精力去保持滑行的稳定性,强烈推荐速降初学者使用。
9.5MoonshineProscrito
综上所述,挑选9.5或更宽的板面更适合初学者,同时也不要忘记选择宽度合适的桥。
PrismTheoryV2
为什么桥和板子的宽度应该匹配?
桥和板子宽度匹配十分重要,合适的搭配可以使板子的操控性达到最佳水平。如果你的板子和桥的宽度不匹配,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
如果板面的宽度大于桥的宽度–板面容易发生倾斜,难以保持平衡,可能会在高速滑行时出现抖动。
如果板面的宽度小于桥的宽度–你会觉得很稳,也可能觉得做slide很容易,但是这样的设置无法达到对板子的最佳操控,转弯会非常迟钝,让人觉得不适应。
例如,下图的桥就宽于板面(包括轮子组件),因为图片上没有准确的尺寸说明,所以不是很明显。但是,你会注意到板子的两侧会有轮子露出来。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轮子超出板边,更别提超出很多。
下面列举的桥和板面的尺寸搭配起来就很舒服:
板面是10,搭配mm的桥
板面是9.5,搭配mm的桥
板面是9,搭配mm的桥
4.如何选择合适的桥距?
桥距就是板面上前后两个内侧桥钉孔的直线距离,如下图所示。也可以通过测量前桥到后桥的直线距离得出桥距。
长桥距
通常来说,长桥距的板子非常适合速降初学者,比如桥距在25-27之间的板面。
LoadedTesseract系列
长桥距的板子在高速滑行时稳定性更好一些,这是因为长桥距的板子转弯半径更大,能减少高速滑行时出现偏离和晃动(高速滑行中出现的晃动基本上来自于桥的过度扭转)。
做slide时,长桥距的板子更好操控,不容易出错,可以做出小推(小于90°的slide),避免造成平轮。
不过,如果你选择用长桥距的板子,你必须将桥设置的软一些才能更容易做出slide,但是用前后角度一致的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短桥距
如果你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