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提升题1
第I卷(选择题)
一、多选题
1.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则有关乙车的运动可能的是()
A.乙车向北运动,速度比甲车快 B.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C.乙车向南运动,速度比甲车快 D.乙车向南运动,速度比甲车慢
2.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3.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轨迹时,可把“嫦娥一号”看成质点
D.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4.[多选]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如图所示的是我国的“空警”与“歼10”战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受阅的情境。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保持编队队形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歼10”战机编队中的某一架战斗机为参考系,其余“歼10”是运动的
B.以“空警”为参考系,“歼10”战机是静止的
C.以“歼10”战机为参考系,“空警”是运动的
D.以天安门为参考系,“空警”是运动的
二、单选题
5.如图所示,有两架歼-20隐形战斗机正在演习驱逐侵犯我国领空的敌机。我方飞机甲先是发出无线电警告,后近距离同步(与敌机速度相同)威慑驱赶敌机,我方飞机乙全程变距监控,预防意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云为参照物,三架飞机都静止 B.以飞机甲为参照物,敌机静止
C.以飞机乙为参照物,敌机静止 D.以敌机为参照物,我方飞机均静止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向右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上的物块的速率是v2且方向向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v1v2时,以传送带为参考系,物块向右运动
B.当v1v2时,以物块为参考系,传送带向左运动
C.当v1v2时,以物块为参考系,传送带向左运动
D.当v1=v2时,以传送带为参考系,物块向左运动
7.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滑板运动员 D.静止的人
8.如图所示为飞行员(丙)在跳伞训练,飞机驾驶员(甲)和地面指挥员(乙)在观察了丙的运动后,发生了争论。关于甲、乙争论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选取了地面为参考系 B.乙选取了飞机为参考系
C.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D.两人选取参考系不同导致观察结果不同
9.一个木箱漂流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某时刻,在木箱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距木箱距离相同,并同时开始划向木箱,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
A.上游小船先捞到木箱 B.下游小船先捞到木箱
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中国运动员全红禅在东京奥运会获得跳水女子10米台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其翻腾动作时,可将她看作质点
B.研究其起跳到刚落水过程的时间,可将她看作质点
C.在跳水过程中,以全红婵为参考系,跳板是静止的
D.以泳池为参考系,落水前全红婵感觉泳池迎面而来
11.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分拣邮件时,包裹从斜槽上滑下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C.研究地球自转规律
D.研究撑杆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
12.一位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窗外,发现临窗另一列火车B正向西移动,又看到另一侧窗外的树木也向西移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火车A”和“火车B”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A向东,火车B静止
B.火车A向东,火车B向西
C.火车A向西,火车B向西
D.火车A向东,火车B向东
13.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14.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15.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16.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和观察日食现象时可把太阳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原子很小,因此把原子看作质点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解答题
17.观察下图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说乘车人没有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他运动得真快,谁说的对?为什么?
18.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求生圈掉进河里,设求生圈立即获得水的速度,但船一直航行至上游某时刻划船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经过2小时追上求生圈时,发现救生圈距桥8km.若此人向上游和下游划船时,船相对水的速度相同,则河水的流速为多少?(用两种方法求解)
四、填空题
19.如果用质点来表示以下各物体,我们在运动方面忽略了些什么运动呢?
(1)地球:_________________;
(2)行走的人:_________________;
(3)抛出的手榴弹: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_________________。
20.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和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______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________的物理模型.
参考答案:
1.ABD
甲乘客看到树木向北运动,则甲相对地面向南运动,而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分情况讨论,如果乙车静止,则甲车看到的乙车向杯北运动,符合题意;如果乙车向北运动,则甲车看到的乙车向杯北运动,符合题意;如果乙车向南运动,也就是两者都向南运动,但是甲看到乙车向北,则说明乙车相对甲车向后运动,即乙车的速度小,故ABD正确C错误.
2.ABC
AB:两物体均相对地面向东运动,且甲速v1大于乙速v2;若选地面为参考系,则乙物体速度大小为v2,方向向东;若选甲物体为参考系,则乙物体速度大小为Object:word/embeddings/oleObject1.bin,方向向西.则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运动速度大小、方向均可能不同.故AB两项正确.
C: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释放一物体,以飞机为参考系,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以地面为参考系,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故C项正确.
D:从某高处同时自由释放甲、乙两物体;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若以乙物体为参考系,甲物体保持静止,加速度为零.故D项错误.
3.BC
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不能用一个点代替整个地球,故A错误;
B.地球的大小和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B正确;
C.“嫦娥一号”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绕月球运行的轨迹时可以忽略,可看成质点,故C正确;
D.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用一个点来代替车轮,故D错误。
故选BC。
4.BD
A.“歼10”战机编队按固定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因此编队中的“歼10”战机是相对静止的,A错误;
BC.由于编队队形保持不变,“空警”与“歼10”战机保持相对静止,以“空警”为参考系,“歼10”战机是静止的,同样以“歼10”战机为参考系,“空警”是静止的,B正确,C错误;
D.以天安门为参考系,“空警”是运动的,D正确。
故选BD。
5.B
A.以云为参照物,三架飞机都是运动的,故A错误;
B.飞机甲与敌机速度相同,以飞机甲为参照物,敌机静止,故B正确;
CD.飞机乙全程变距监控,所以以飞机乙为参照物,敌机是运动的,同理,以敌机为参照物,飞机乙是运动的,故CD错误。
故选B。
6.D
A.当v1v2时,以传送带为参考系,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则物块向左运动,A错误;
B.当v1v2时,以物块为参考系,传送带相对物块向右运动,则传送带向右运动,B错误;
C.当v1v2时,以物块为参考系,传送带相对物块向右运动,则传送带向右运动,C错误;
D.当v1=v2时,以传送带为参考系,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物块向左运动,D正确。
故选D。
7.C
由于滑板运动员和摄影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滑板运动员作为参考系,摄影师是静止的,故滑板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滑板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影师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
故选C。
8.D
甲、乙两人的说法分别是以飞机和地面作为参考系研究运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C
以河水为参考系,木箱处于静止状态,而两条船速度大小相等,距木箱也相同,因此同时到达木箱处。
故选C。
10.B
A.研究其翻腾动作时,全红禅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将她看作质点,A错误;
B.研究其起跳到刚落水过程的时间,全红禅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以将她看作质点,B正确;
C.在跳水过程中,以全红婵为参考系,全红婵与跳板的位置在变化,跳板是运动,C错误;
D.全红婵以自己为参考系,落水前全红婵感觉泳池迎面而来,D错误。
故选B。
11.A
A.分拣邮件时,包裹从斜槽上滑下,包裹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A正确;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形状和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
C.自转的地球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看成质点就没有转动了,C错误;
D.研究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涉及运动员的姿态与动作,所以不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D错误。
故选A。
12.C
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说明火车A向东运动;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火车B正向西移动,则火车B可能静止不动,可能向西运动,也可能向东运动,但比火车A的速度小。所以“火车A”和“火车B”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C。
故选C。
13.D
A、B项: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抽象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影响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所以不能说“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故A、B错误;
C项:因为有大小才可能自转,而且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大小跟地球半径有关,所以研究自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项:地球的大小比公转轨道长和公转半径小的多,不影响对公转运动的研究,可看作质点,故D项正确.
14.C
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东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故选C.
15.B
A.研究运动员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不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A错误;
B.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可看作质点,B正确;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不可以忽略火车的大小和形状,火车不可看作质点,C错误;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不可以忽略“嫦娥一号”的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D错误。
故选B。
16.B
A.在观察日食时,正是由于太阳的大小,才会出现日偏食、日全食等不同的情况,所以不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对于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B正确;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故C错误;
D.原子很小,但在研究原子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D错误。
故选B。
17.司机以车为参考系,所以他说乘车人没有运动,而小女孩以地面为参考系,他看到乘车人在飞快地运动着.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司机以车为参考系,所以他说乘车人没有运动,而小女孩以地面为参考系,他看到乘车人在飞快地运动着.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18.Object:word/embeddings/oleObject2.bin
试题分析:先以水为参考系,此时河水与木块相对静止,即河水的流速与木块漂流的速度相等.
又因为船返航时追上木块经过了2h,则木块实际漂了4h,以桥为参考系,可知木块位移为8km
故河水的速度为Object:word/embeddings/oleObject3.bin
考点:考查了相对运动
本题关键是明确明确河水在2h内的位移,然后根据速度定义公式列式求解即可,基础题目.
19.地球的自转身体及手、脚等的转动手榴弹在空中的翻滚原子内部电子绕原子核的转动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1)[1]地球的自转时各部分的快慢不同,地球可以看成质点一定是忽略了自转,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
(2)[2]人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一定是身体及手、脚等的转动不考虑,可以把人看成质点,例如研究行走的人从家走到火车站的时间时;
(3)[3]抛出的手榴弹若手榴弹在空中的翻滚忽略,手榴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把手榴弹看成质点,例如研究抛出的手榴弹的运动轨迹时;
(4)[4]原子虽然质量和体积很小,但内部有复杂结构,忽略原子内部电子绕原子核的转动,原子可以看出质点。
20.形状大小有质量的点理想化
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称为质点,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现实中不存在的,
思路分析:当物体的性质和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时,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看做质点,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质点的概念,关键是理解质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