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6日,一个祖上四代行医的大家族,正在家里焦灼地等待。只因这个中医世家的独女刘雨芙,高考只拿到分。这离黑龙江那一年的本科录取线还差12分,这要命的12分。
一家人本来心如死灰,然而就是这一年,一个横空出世的政策,一个崭新的时代,改变了刘雨芙的命运。
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得了全国首批自主招生的资格。在3名博士生导师的联名推荐下,刘雨芙参加了系里专家组的测试。
经多项考察,专家组认为,刘雨芙专业能力出色,实践能力甚至达到本科毕业的水平。
因此,他们决定——破格录取。
如今,她已经顺利毕业,医院的主治医师。
而从年至今,高校自主招生也已经有了近14年的历史。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享受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这也是现在很多重点高中如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湖南省的长郡中学、深圳中学、衡水中学等知名高中优秀学子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
1月1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意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
强基计划带来了多项变化,宣告了自年开始实施的,拥有14年历史的高校自主招生计划走下时代舞台。同时多项配套政策也发生改变,事关学生、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教学规划,政策究竟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有多少不同?下面,校长会为您带来多方精彩解读。
01
可选学校、专业缩减,但选材初衷未变
过去,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有90所。而年的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统一划归为双一流A类校36所(文末附“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表面上考生可选学校数量缩减,但深度反映出来的是国家及高校的选材方向更加清晰,且选拔的初衷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原自主招生的一些高校是开放所有学科专业进行招生的,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学科竞赛进入高校,却没有去学所擅长的专业,而是选择了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
甲骨文方面的特殊人才黄蛉“国学小天才”孙见坤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基础学科。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5G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多位数学家,多位物理学家以及位化学家”。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
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可以说,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和个体的需要。
02
一校一专业填报,选材更具针对性
之前的自主招生,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学校的多个专业,受限较小,各学校也开放了理科、工科等各个大类里的相关专业供考生选择。
但是今年考生们只可以报36所双一流A类高校中的一个学校及其“强基”计划的一个专业(专业范围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古文字学、哲学、历史学等)。
缩减的是学校可报考专业,增加的是考生可参与比例,所有有学科兴趣与潜质的学生将都有机会。这样也可以看出,教育部希望通过自主招生改革,鼓励优秀生源学习基础科学和服务国家战略领域专业。简而言之,就是让“最优秀的学生”,去“最优秀的学校”,学习“最有用的专业”。
03
招生程序变更与自主招生的五大不同
1.初审取消,人数不设限。
以往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都离不开一个让学生、家长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