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两颗原子弹都不算什么

在年,冲绳岛战役正式落下帷幕以后,美军成功的击溃了日本最后的成建制海军与空军,还强占了冲绳岛。使得日军至此以后海军、空军元气大伤,美国空军如果从冲绳出发的话,只要他们想去往日本哪个地方就可以轻松抵达。但是让美军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是相当执着,并且豁得出命去拼,不到最后一刻就算是死也绝不投降,虽然此时的日本因为常年累月的战争已经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了,但是还是不愿意选择投降,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征兵准备实行“本土决战、一亿玉碎”这让美军也感到十分有压力,在军队内部进行了商议之后打算,将最新研制出来的武器原子弹用来对付日本,好让盟军可以尽快打败日本。

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岁月,随着太平洋战役中冲绳岛战役落下帷幕,硫磺岛更是千疮百孔,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日本的结局早已书写成定局。但是日本却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与同盟国同归于尽,继续在这片曾经美丽、开满樱花的土地上,迎击美军。做出这个决定以后的日本,进行了相对应的准备,日本不但连自杀飞机,甚至连自杀式潜水艇都一并投入战争,就这样,鲜活的生命一个一个消失在燃烧的火舌里,士兵的人数越来越少,日方只能不断征兵,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日本都不会放过,可以说,人本身已经被当成了一种武器,而枪械上,甚至还有竹制的枪,足以见出日本早已经杀红了眼,或许是希望整个大和民族为国家陪葬。这个计划被称作“玉碎计划”,虽说是宁为玉碎不但瓦全,但后面的结果却没有这么高尚,美军两颗原子弹,为战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一位美军飞行机长曾回忆道,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炸弹从天而降,仅仅几分钟,广岛的地面犹如泛起了非常严重的沙尘暴,四处都是灰烬。随着弄眼的渐渐散去,美军的飞行员才能够看清地面上的残酷境况,第三天,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也被投入日本,长崎近一半的城市被轰炸得稀碎,而后也有很多人因为辐射而最终死亡。一周后,日本由天皇做代表宣布无条件投降,或许很多人都潜意识认为日本是迫于原子弹的压力,才决定向美国投降,然而并非如此,其实这是美军向日本发出的一种情绪积化的战术,以美军最小的伤亡来解决战斗。

美国向日本投掷的两颗原子弹给日本造成了巨大影响,就说因为原子弹死去的人数吧,直接死亡人数就在40万以上,在爆炸中失踪的人数达30多万,以及由于辐射而死亡原因不明的人数,这里还没有算上其导致的伤残,遭到破坏的经济,只是原子弹的强光就使数万人的视力受损,那时就有人提出,如果日本不止遭到了两颗原子弹的袭击,美军是不是就不用再进入岛上了?或者日本直接因为原子弹亡国。

实际情况是,日本颓败的形势已定,二战一定是以日本战败为结局,甚至还轮不到原子弹上场,冲绳岛战役中,日本伤亡惨重,日本海军跌入谷底,其对外的海上通道也失去了作用,日本这个国家位于一座海上孤岛上,需对外进口大量粮食来填补日本国内的粮食缺口,在日本对外海上通路已经被切断的情况下,日本光是粮食资源上恐怕都难以为继。投降就是日本唯一的选择。

其实在日本决定决定侵华之前,日本所拥有的物资均是来源于美国进口,主要是钢铁,食物,武器,军械。如同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牛肉罐头总是被八路军缴获,而这些牛肉都是从美国进口才得到的,而且在我国抗战最艰苦的那段时间里,美国所输送到日军的军用物资换算成美元就高达1.亿,占全年输送给日本的物资量的86%。

由此可见,美国所出口的这些物资,极大地促进了日军对于中国的侵犯。自日本轰炸珍珠港后,再也不能从美国进口物资,日本的物资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匮乏。而且后来日本还失去了海军力量与空军力量,想要进行物资的运输就更加困难了,所以日军投降是必然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当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时,在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之后,美国已经牢牢的把胜利握在手中,日本地理环境特殊,独自在岛上建国,不临任何大陆及国家由于本身国土的农地覆盖率低,工厂数量少,所以物资只能选择国外进口,年,珍珠港事件宣告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和防务政策的破产,美军放弃与日妥协,美国已经将日军逼到了角落里,断绝了日方任何补给,海运是日本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打蛇打七寸,为了打击日本的“七寸”,让日本被困在自己的孤岛上,尽快结束战争,造福世界人民,从美国自己的利益出发,尽快结束战争也是最好的选择,代号为“饥饿”的计划,几乎是响应世界人民的愿望,开始展开了。围绕着日本公里,层层的水雷被神不知鬼不觉的布置在日本的海岸线周围,即使日军想要避开水雷,夜潜突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美军还派出了潜艇部队打击日方海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彻底失去了物资后援,日本已经面临着真正的绝境,终于在这时日方开始有投降的考虑,毕竟再不投降,大和民族就将覆灭了。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在二战末期日本虽然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避免战败,面对着严厉的制裁,但是依旧没有消极应战,但是有着这种思想的只有底层被洗脑的部队。日本的高层领导都只是在担心自身的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失,在战后也能拥有至高的权力,开始纷纷对自己手下的将士和日本国民持续洗脑,比如说在不久后就会展开一系列玉碎计划,海岛防御等让日本扭转困局的战略布局,即便是知道德军战败之后自己也无法支撑太久,可是日本高层却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让底层的劳动人民和战士们去遭罪,去抵挡美军的炮灰,日军军部本认为,等到这些计划开始实行之后一定会让美军遭受重大的伤亡,从而使美国愿意同意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像是什么让日本有条件的投降之类的。武官都交给日本本国处理,文官则主要是想依旧保留天皇等等。

大家是否认为日本投降是因为美军投放在日本的那两颗原子弹?美方的军事力量带来的后果真的如此强吗?但是日本的投降其实是由各方面因素叠加起来导致的,美方的军事干预只能算是一个加快事件进程的催化剂,当时在苏联不出兵的前提下,日本的狂热份子提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日本其实还留有后招,因为当时在我国的东北方、以及还有在其他地区,在日军称之为要塞的重点地带,日本还留存了大量的精锐军队,我国东北面积有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土质以黑土为主,森林覆盖率,自然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东北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日方可以说是对东北的资源垂涎三尺,日本在战争后期,求图陌路,也想过一系列计划,例如积攒实力,将国家的首都从日本搬到东北这个风水宝地,休养生息,喘一口气,找机会东山再起。

日本的战败是综合因素导致的,不是一个轻易能达成的结果,经济的衰退,损失的大量有生力量,厌战情绪蔓延全国等,在日军原来的设想里,它们三个月就能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再把中国当成跳板,抢夺我国的各种资源,人口的东西,对别国下手,战胜所有国家以后,成就自己的日本帝国,但是或许它们也没想到,中国它们也打不赢,就这么在中国战场上僵持了14年,发展到后来,因为太平洋战场的溃败,东南亚战场也没能成功,在败势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仍然继续负隅顽抗,也能看出顽抗并不是一点用没有,至少日本皇室没有受什么苦,也不用接受什么惩罚。

当然,我们要说一下我们的国家,讲一讲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多少努力,当武汉会战进行了四个月,日军想要快速解决战斗的计划破败后,日军就渐渐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因为日本本身的国土比较小,资源自然也比较少,如果一直在中国战场上损耗自己的兵力,那么日本将陷入更多的困境当中,可见中国极大地限制住日本的发展以及侵略步伐,如果中国没有限制住日军的进程,当大量的日军也加入到二战的其他战场时,将会极大的增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攻打难度。其次,中国利用浩瀚的自然资源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桐油、钨矿等战略物资,为盟军在各场战役中的胜利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见,中国的英勇抗战有效的约束了日本前进的脚步,为苏联和美国在最后的进攻创造了基础条件,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