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美国空军将领柯蒂斯李梅以出色的战略轰炸理念以及对暴力坚信不移的痴迷,在对日本大轰炸中脱颖而出,其主导的以燃烧弹为主要打击方式的轰炸,对日本的震慑和战争的走向都具有重大影响,这一段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史被称作“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本人也被人称为“烧烤大师”。
柯蒂斯李梅1.来自陈纳德的“他山之石”
采取无差别“火攻”的策略并不是来自李梅的原创,而是受到了他的上司陈纳德的启事。在李梅开启他的“烧烤”模式前,他曾任中国战区某轰炸机联队的司令。彼时中日战场激战正酣,日军正在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豫湘桂大会战。此时的陈纳德万分焦急,如果日军达成战略目的,那么日军将稳定保持住东南亚与日本本土的联系,为此陈纳德将目光锁定在了武汉,作为当时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武汉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日军占领后,把武汉建设成为了华中地区重要的军事基地,分门别类的建立起各种物资仓库和军事要塞,成为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补给支撑和进攻跳板。迫于战事压力,他决定利用轰炸机联队对武汉进行毁灭性打击,切断日军补给供应,以此扭转战局。
闻获此方案,李梅立即表示的赞同和鼎力支持,他一直有个设想,就是以有规模的轰炸来实战检验最新轰炸机的性能以及实际作战效果。然而问题马上浮现,普通炸弹的在这种规模轰炸中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李梅理想的战术效果和美军战略目的。在战斗总结中李梅敏锐的发现,武汉城内当时大部分建筑是木质结构,而且分布密集,之间总很交错,非常适合“火攻”。并且在轰炸手段方面,美军为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美军新研制的M69航空燃烧弹,可以轻而易举的穿透大多数木质结构建筑,并且其特殊的成分会引起难以扑灭的大火。这简直是为李梅量身打造的轰炸利器。
年12月,美军对武汉日军军营和物资仓库实施了空袭,虽然只投下了多吨燃烧弹,这些炸弹以集束方式投掷,在目标上方自动撒开的,形成了一片长约3公里、宽约5公里的火海。至此,日军用以维系进攻的大批物资被烧毁,日军攻势因此而减缓并开始回收。李梅在此次空袭中收获颇丰,此次轰炸不仅是第一次大规模实测燃烧弹,而且达到了李梅设定的战术效果,这个结果他十分满意。终于在几个月后,李梅大显身手,如法炮制将日本东京也炸成了一片火海。
2.敲响的军国主义的丧钟
年4月,太平洋上激战正酣,美军占据绝对上风,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性轰炸。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的炸弹并没有达到美军的战略目的,用于轰炸的B-25轰炸机巡航时间有限,炸弹的装载数量有限,所以并没有在军事力量以及心理震慑方面给予日本沉重的打击,美军一时对此也是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时势造英雄,就在美军的战略轰炸为取得预期效果的时候,美国空军的又一利器B-29“超级空中堡垒”正式服役。作为当时世界上飞行领域最顶尖的存在,无论是巡航时间,飞行距离、还是炸弹的装载数量都是首屈一指的,并该飞机还装备10多挺机炮,更能有效的进行空中打击。有了这样轰炸神器,美军可以肆无忌惮的对日军进行摧毁性的战略性轰炸,作为痴迷的轰炸爱好者,李梅也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登上历史舞台的准备。
从年9月开始,“烧烤大师”柯蒂斯李梅高光登上历史舞台,美军飞行员由时任空军少将李梅将军所率领,有针对性、战略性的轰炸了日本的最重要的城市—东京。由于当时东京的军事工业实施和目标并不集中,工厂和具有攻击价值的目标也相对较为分散,李梅将军将为了规避日军的防空力量,把日间轰炸改为了夜间轰炸,此举不仅有效的展开了轰炸行动,摧毁了预期目标,同时也有效的避开了日军的空中拦截,减少了损失。
轰炸后的东京但是,正是由于轰炸时间的改变,让轰炸行动从针对性轰炸工厂、军事设施变成了“无差别”轰炸,由于当时日本的工厂大多是砖石结构,而居民屋大多是木制结构,所以这种轰炸的结果不仅打击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同时也连带着把东京平民拖入了战争的火海,这也为李梅后来成为一些人的诟病埋下了种子。
然而,战争中的军人仍然以完成使命为最高追求。李梅将军根据当时东京建筑砖木结构的特点,大胆的提议将高爆炸弹改为燃烧弹,这就为何每当美军一轮轰炸东京后,东京都会变成一片火海,犹如“天火焚魔”一般。
燃烧弹掠过后的东京一片焦土,曾经繁华的都市生活荡然无存。轰炸后果最为严重的是年2月24日和3月9日的大轰炸,美军在2月24日的轰炸中,着重加强了力量,共出动了多架B-29轰炸机,每架B-29轰炸机投掷了2吨燃烧弹,如此量级的燃烧弹洗礼,让曾经繁华一时的大都市东京2.8万栋建筑物付之一炬,超过十万的东京百姓无家可归。
然而,这只是美军的开胃小菜,就在东京军民还在残垣断壁中挣扎的时候,美军更大规、更加残酷的轰炸再次来袭。3月9日美军再次加大空袭力度,出动了了架B-29轰炸机,并且装满了燃烧弹,在东京上空倾泻而下,燃烧弹如雨点般覆盖东京的土地,东京转瞬化作一片火海。
受到空袭和火灾的双重打击,日本政府控制失灵,不仅没有完全的能力扑灭空袭大火,更没有有效的方式安抚受灾受惊的东京居民,只能号召灾难中的东京的居民们尽快逃离燃烧建筑。然而,日本政府和东京军民都十分清楚,面对如此高频的轰炸和如此大量的燃烧弹,很多人根本逃无可逃。据统计:经历过大规模燃烧弹的洗礼,东京市区三分之一的建筑被焚毁,约十万人因大轰炸致死、超过百万人无家可归。
当然,美军的战略意图远远不止如此,由于日本彼时并没有投降,因此大规模的燃烧弹攻击仍然持续不断,并且范围逐步扩大,在“烧烤”东京之后,美军接连对十余座城市采取了同样方式的轰炸,其结果与东京如出一辙,大量建筑被焚毁,大量人员死亡或烧伤。最为严重的是名古屋,城市中心78%的建筑物直接被破坏,损失的程度完全不逊色于被核爆的广岛和长崎。
如此规模的轰炸让美军步步为营,不断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不断确立战略上的优势,日本政府却江河日落,每况愈下,不仅有效的摧毁了日军的军事设施和军事力量,更让使日本军民的战斗意志备受打击,无法面对自己的家园在轰炸后化作一片焦土,有效推动了战局发展,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速度。
3.备受争议的魔鬼与天使
李梅主导的地狱炼火般的轰炸,让美军极速接近胜利的同时,也让日本本土陷入一场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燃烧弹轰炸给日本平民带来的伤害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