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业无关的选修课,我该怎么对待明天电台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6/6025062.html
                            

本期主播:益小青

#本期关键词:选修课

所谓选修课,在绝大多数学生看来,就是和专业关联不大、好混分、不用怎么认真听就可以在期末获得高分的课。

但是,选修课真的不用认真对待吗?对于有用与否的看法,不应该仅仅看短期利益,还要看长远效应。

小关是一名大二学生, 选择高分选修课已是必备技能。门外秋风正肃,门内气氛焦灼。寝室里每个同学都牢牢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紧张地看着电脑屏幕。小关眼疾手快,“咔嗒”一声,尘埃落定,他抢到了一门公认 拿分、老师 说话的选修课。 次坐在选修课的教室里,小关神色懒懒地听了几句,感觉虽然好像有点意思,但是旁边的同学没几个认真听的,他也耐不住拿出手机悄悄刷视频玩。随着课程的深入,时间流逝,小关的专业课也遇到了一点小瓶颈。那天他去晚了,只剩前两排中间有许多空位。

小关坐在靠前的中间,看着台上投入讲课的老师也不太好意思划水划得太明显,便认真听起来。没想到老师讲的内容,恰好和专业课瓶颈思路有一点类似。小关下课后, 次主动去找了上这门课的老师,向他询问了一点相关的方法思路。虽然两个东西相差甚远,但某些本质是差不多的。

老师态度友好亲切地从另一个方向解释课堂上的讲解思路,小关也对自己专业课瓶颈有了新的想法。期末时,不仅这门课取得了高分,专业课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口中的选修课,如果能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听,在某些时候,往往也能带给我们意料之外的惊喜。每一堂课,每一位老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思维,这些相互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就像横平竖直的中文遇到弯弯曲曲的英语,两个文化间的碰撞,是两个不同却又有相似的、由无数人组成的灵魂的交流;就像浪漫温和的雪莱的名言“唯有你的光辉,能像漫过山岭的薄雾”与晦涩难懂哥德巴赫猜想,谁能说数学猜想就不浪漫,他们同样是伟大思想的产物。

不论选课是与专业相差甚远抑或是同出本源,交叉学科思维是如今的“主旋律”。不仅仅只看一门课程的“短期利益”,还要看它所能带来的“长期效应”。在网上看到一个观点: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身处一个功利主义,更确切地说是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无论做研究还是学习,人们总喜欢先问“有用”还是“无用”。

“有用”指的是立竿见影式的有用。比如在校学生选课前喜欢问这课有什么用?对面试和找工作有用吗?我们常常会听到对找工作没有用的课的抱怨,或对找工作有用的课为什么不多开一些、开早一些的疑问。

在许多视频平台分享或者许多名人演讲中,很多毕业了许多年的人都认为许多当时认为有用的知识,在现在看来好像是无用的;而当时那些被忽视,被认为是“水课”的选修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往往才是有用的。当我们踏入大学的大门,就应该意识到这是我们 接触到“无用”知识的殿堂,而不仅仅是找工作的跳板。

选修究竟有没有用,不仅看老师上课的内容更要看同学们的态度。佛来克斯纳在《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文结尾中说:“我们不能对我们自己作出许诺,但是我们珍惜那通畅无阻地探索无用知识终会在未来产生结果的希望,就像过去被证实过的一样。”我们不做出任何承诺,但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至少不是在玩手机中虚度。

*文字来源于青小小,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你从选修课上获得哪些启迪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出品:青益新媒体

原标题:《与专业无关的选修课,我该怎么对待?

明天电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43.html